隨著可再生能源、微電網技術的進步,微電網將會占領更多的市場份額???
經過十多年發(fā)展,我國新能源產業(yè)已走在了世界前列。“目前,我國光伏、風能發(fā)電已占全球一半,核能、水能等非化石能源所占比例也有了很大提高。”
最新研究報告顯示,如果當前能源發(fā)展模式不發(fā)生改變,即使各國在《巴黎協議》框架下提出的減排承諾都可以實現,全球平均溫度也將繼續(xù)上升,威脅地球安全,全球必須大幅度加快能源低碳化進程。
當前,能源供應與社會需求之間的矛盾、能源供應與環(huán)境治理之間的矛盾、人類現代生活方式與節(jié)能減排之間的矛盾三大矛盾,正催生一場前所未有的能源革命,我國能源發(fā)展方式將迎來根本性轉變。
“在過去10年里,風電綜合成本降低了70%,光伏發(fā)電成本降低了80%。2017年,光伏第一次超過了煤電、核電,成為全球最大的新增電力裝機品種,這在很多年前是不可想象的。”國際能源署署長高級顧問楊雷表示,隨著技術進步,能源生產、供給、消費呈現新的特征。國際能源署預測,到2030年光伏將逐漸成為最便宜的發(fā)電方式。
中國化石能源消費總量將在2020年達峰,2035年之前穩(wěn)步下降。煤炭在發(fā)電和工業(yè)部門的能源消費比例持續(xù)縮減。工業(yè)與交通部門的電氣化水平顯著上升,減緩了中國對油品進口的依賴。由于未來可再生能源經濟性全面趕超化石能源,中國并不需要將天然氣作為煤與可再生能源之間的過渡性能源。
隨著發(fā)電經濟性的提高,下個10年中國將迎來光伏與風電大規(guī)模建設高峰。新增光伏裝機容量約80-160 GW/年,新增風電裝機約70-140 GW/年。到2050年,風能和太陽能成為我國能源系統的絕對主力。
工業(yè)電力需求增速放緩,未來三分之二的電力需求增量來自消費領域。此外,去年中國電動汽車保有量已超過100萬輛,電動汽車作為儲能裝置,對電力需求和調峰也會產生重要影響。這些都導致了能源的需求和使用越來越碎片化了。
同時,這種變化加大了對分布式能源的需求,微電網的作用變得重要起來。“微電網具有能源分散、負荷分散、電力就近消納的特點,將補充、替代大電網實現遠端供電。”江蘇省能源局新能源處處長唐學文說,微電網在提供可靠性、安全性電力,以及解決偏遠地區(qū)和海島供電問題等方面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;且符合電改方向,可為新能源拓展巨大的消納空間和發(fā)展空間。
在可以預見的將來,隨著分布式可再生能源、儲能微電網技術的進步,以及成本不斷降低、新型負荷出現,結合售電側改革,微電網將會占領越來越多的市場份額。
這種變化還將推動電力企業(yè)從單純供電,向供熱、供冷等綜合能源服務商轉型。企業(yè)需要轉變思路,加快供給側結構性改革,用最好的方式、最經濟的組合,向用戶提供高效能源服務。
免責聲明:
1、本站部分文章為轉載,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,我們不對其準確性、完整性、及時性、有效性和適用性等作任何的陳述和保證。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,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。
2、中金普華產業(yè)研究院一貫高度重視知識產權保護并遵守中國各項知識產權法律。如涉及文章內容、版權等問題,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。